中国·3044am永利集团-www.3044noc.com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概况
About

发酵故事

【发酵故事】承载功绩的发酵厂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9-27  点击量:

无锡轻工业学院建立后,科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校办工厂的建立,这些实验工厂的建立,又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基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学校办工厂的有利条件是技术力量比较强,但最大的难题是既没有厂房,又缺乏设备。在全面大跃进、全民办工业的形势下,材料是十分紧张的,因此学校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学校面临的困难,在办工厂时贯彻先土后洋、土洋结合、因陋就简的方针,没有厂房,就利用一些破房屋或搭一些小棚子,甚至就露天先干起来:设备缺乏就充分利用原有设备,没有洋设备,就想土办法找借用品。

1959年,在资金、场地都匮乏的情况下,经校党委副书记朱名中几番协调,最后利用废弃的耶稣教堂(浸会堂,惠工桥堍离社桥轻院步行15分钟路程,现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东侧,已修复)建立了发酵实验工厂,属食品工程系。当时办厂的目的是建设“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场所。在这个实践基地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做小型、中型实验。教师可借助基地做小试与中试,开展科学研究,中试成功后,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还可推向市场。

工厂的技术骨干是来自北京的技术高超的钱根培师傅(患肺癌病逝),当年还招收了陈湘贤、叶青、祁林珍、顾海伦等作为学徒。厂房大厅约150m2,层高6m,设备有种子罐(60L)、发酵罐(350L和760L)、厌氧发酵罐、蒸馏塔、冷凝器及一些提取设备。厅后面的二层小楼,一楼安排无菌室和保温摇瓶室,二楼安排全套菌种室、化验室和药品室。

水、电、汽:电容量可容50千瓦380伏电压,自来水2寸管。大厅旁边自建小型锅炉房: 0.5t/h。空压机房:1m3/min一台,0.5m3/min两台。压缩空气输送到空气处理系统,罗 茨鼓风机供厌氧发酵罐用。酿酒大实验课包括:酵母培养、制曲、蒸煮、蒸馏、发酵、制成高粱酒。酒精工艺大实验课包括:酵母培养、制曲、发酵、蒸馏、制成工业酒精。

据顾海伦回忆,建厂初期,教师们每天亲临现场手把手传授指导操作技术,从菌种、发酵、提取、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各个步骤,一一带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辛勤劳动,直至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年学生在檀耀辉、邬显章、石代光、陆惠琴等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好氧通风发酵制土霉素。

1960届毕业设计论文《酒精栅条塔设计研究》,由王鸿祺教授拟题,包括Φ300铝制塔身、塔板12节、蒸馏釜、冷凝器等。顾海伦亲眼见证王鸿祺教授拖着一条假肢每天从社桥步行至发酵厂,亲临指导科研。蒋征麟等学生在老师和老师傅帮助指导下自己设计、制造、安装、测定数据,在小阁楼仅能站直的条件下,他们踏实工作,潜心研究,认真总结,写出了高水平的论文,体现了老一代大学生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受了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少收、绝收情况频出, 人们根本吃不饱。当时领导和老师们群策群力,利用豆制品厂的废黄水加上营养盐,消毒、杀菌、冷却,接上白地霉菌种,通风发酵,提取出白地霉营养汤,加上小尖米厂提供的米糠、麸皮烙成饼,供给脸部浮肿的人群食用,吃饱肚子增加营养,消除浮肿。

发酵厂全体人员还在王鸿祺教授带领下,在解放西路沿运河边的粮食局仓库办起了小尖酒精厂。因靠近运河有充足水电源,他们安装了瓜干粉碎机、蒸煮罐、糖化罐、厌氧发酵罐、酒精蒸馏塔、冷凝器、排醛塔等,自建了15m高的厂房并安装蒸馏塔。同时得到无锡酒厂老师傅的帮助,生产出合格的工业酒精。通过办厂,老师、学生、工人都得到了技术上的锻炼,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

1966年,“文革”开始,学生合并到青山湾,原有社桥二号楼一楼有完好的菌种、化验、药品等空实验室8间,可供各位老师实验使用,还有会计室、会议室和办公室。原学生食堂共有4间面积10m×6m的房间,中间有气窗,可作厂房用。旁边有闲置的空地可自建锅炉房等,留有空压机房和水塔等现成设备,在学校、系各级领导支持下将发酵实验厂整体迁移进了社桥。

当时发酵厂由系和设备处生产科双重领导,发酵厂还成立党支部,前后由高耀虹、林丰会、赵勤、修道高等参与领导。1972年又分配来20多位中学毕业生,通过岗前上课培训,加上他们努力学习消化摸索,很快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迁入社桥的发酵厂的基础设施有了改善。利用日本人遗留下的水塔容积15m3,下有15m3地下蓄水池,发酵厂接2寸自来水管,解决了供水问题。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教职工住房人员增加,用水量缺口大,学校决定打深井,由发酵厂管理。同时,深井水水温低,解决了工厂的冷却水温度问题。根据发酵厂规模需100kW电量,随着学校电容量增大,申请到双电源,解决了生产、科研等用电需要。建厂初就利用原学生食堂0.5t/h锅炉,但要扩大生产规模必须更换锅炉,在学校支持下更换了1t/h锅炉,从而解决了蒸汽问题。院建筑设计室设计锅炉房和25m高烟囱,上煤有自动翻斗装置,炉排慢速前进,煤层均匀燃烧,热效能髙。锅炉用水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解决水高温结垢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人劳动效率。新锅炉既解决了工厂生产用汽问题,又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还供给兄弟制糖专业甘蔗糖液浓缩罐和粮食工业系速煮米干燥机所需蒸汽。

解决压缩空气问题是利用日本人遗留下来的空压机房,内有1m3/min老式皮带传动空压机2台,自购3m3/min中低压空压机1台(22kW),又购6m3/min中低压空压机1台,0.6MPa改造成低压0.2MPa,功率40kW。自己设计空气处理系统,最大处理量为6m3/min,配0.85m3空气储罐1台,利用冷冻机双程冷却器6m2作一冷,设计2台油水分离器、二级冷凝器、去雾气和棉花过滤器a。

发酵厂有多项研究成果。糖化酶生产工艺成熟后通过不断完善,先后向浙江台州酒厂,四川万州酶制剂厂等转让生产技术。由发酵厂提供菌种、生产工艺和操作人员培训,设备安装调试等,与中科院微生物所、无锡酶制剂厂等四个单位一起申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发酵甘油小试、中试也在发酵厂进行;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的辅酶A的研究和开发,发酵厂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室基地和相关人员。发酵学科前期的发展离不开发酵厂的卓越贡献。

钱根培和徒弟们在发酵厂前合影(大约1978年)

分享转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

中国·3044am永利集团-www.3044noc.com
手机版